My Personal Time

Desir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ll achievement

0%

Redis设计与实现笔记四

跳跃表

跳跃表是一种有序数据结构,它通过在每个节点中维持多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,从而达到快速访问节点的目的。

跳跃表支持平均O(logN),最坏O(N)复杂度的节点查找,还可以通过顺序性操作来批量处理节点

Redis使用跳跃表作为有序集合键的底层实现之一,如果一个有序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比较多,或者有序集合中的元素的成员是比较长的字符串时候,Redis就会使用跳跃表来作为有序集合键的底层实现

Redis只在两个地方用到了跳跃表,一个是实现有序集合键,另一个是在集群节点中用作内部数据结构

跳跃表的实现

跳跃表由redis.h/zskiplistNode和redis.h/zskiplist两个结构定义,其中zskiplistNode结构用于表示跳跃表节点,zskiplist结构则用于保存跳跃表节点的相关信息,比如节点的数量,以及指向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的指针等。

21971250

  1. header:指向跳跃表的表头节点
  2. tail:指向跳跃表的表尾节点
  3. level:记录目前跳跃表内,层数最大的那个节点层数(表头节点除外)
  4. length:记录跳跃表长度(表头节点不计算在内)
跳跃表节点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* 跳跃表节点
*/
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{

// 成员对象
robj *obj;

// 分值
double score;

// 后退指针
struct zskiplistNode *backward;

// 层
struct zskiplistLevel {

// 前进指针
struct zskiplistNode *forward;

// 跨度
unsigned int span;

} level[];

} zskiplistNode;
  1. 层:level数组可以包含多个元素,每个元素都包含一个指向其他节点的指针,一般层数越多访问其他节点的速度就越快。每次创建一个新跳跃表节点的时候,程序都根据幂次定律(越大的数出现的概率越小)随机生成一个介于1和32之间的值作为level数组的大小。
  2. 前进指针:每个层都有一个指向表尾方向的前进指针,用于从表头向表尾方向访问节点
  3. 跨度:用于记录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
  4. 后退指针:用于从表尾向表头方向访问节点,因为每个节点只有一个后退指针,所以每次只能后退至前一个节点。
  5. 分值和成员:分值是一个double类型的浮点数,跳跃表中的所有节点都按分值从小到大来排序;成员对象是一个指针,它指向一个字符串对象,而字符串对象保存一个SDS值

在同一个跳跃表中,各个节点保存的成员对象必须是唯一的,但是多个节点保存的分值却可以是相同的:分值相同的节点将按照成员对象的字典序中的大小来进行排序,成员对象较小的节点会排在前面(靠近表头的方向),而成员对象较大的节点则会排在后面(靠近表尾的反向)

跳跃表

通过使用zskiplist结构来持有多个跳跃表节点,程序可以更方便地对整个跳跃表进行处理,如何快速访问跳跃表的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,或者快速地获取跳跃表节点的数量等信息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* 跳跃表
*/
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{

// 表头节点和表尾节点
struct zskiplistNode *header, *tail;

// 表中节点的数量
unsigned long length;

// 表中层数最大的节点的层数
int level;

} zskiplist;